生活需要在朋友圈晒吗?
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答案是幸福。人们对于技术的最初想法就是希望它能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幸福感,创造出更多使我们向往的可能性。然而,技术真的能给人“幸福”吗?
随着科技走进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后,一些从没预想过的负面感受,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被科技改变过的生活。习惯了生活在手机掌控下的我们,当你的领导不分昼夜地跟你一遍遍指导工作时,你是否能想到以前的人们拥有下班“失联”的幸福。
技术的革新动力往往是人们的真实需求,有很多事情,技术只是提供了更为便捷省事的方式,我们最初认为这些更为便捷的操作可以解放我们的时间,给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带来更多的幸福。然而,走着走着我们却发现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改变了我们对于“好”的感知,那些曾认为不重要的事,被科技挖掘出来让我们关注,并让其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对此,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博士萨拉·迪芬巴赫和媒体信息学博士丹尼尔·乌尔里希在《数字抑郁时代》一书中,长期跟踪研究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从消费者体验、人类与技术的互动、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困境等议题上,深入研究,找出人们对于数字时代、对于信息技术的困惑,并从中解决根植于人性的问题。
作者认为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移置了人们对认知的感受,肢解了意义、目标和行为。使人在过去和未来、想象和现实中不停穿梭,让人们的感受发生变化。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作者很乐意跟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一次她无比骄傲地把刚出炉的生日蛋糕图片发到聊天软件的朋友群里,虽然蛋糕品相一般,但却是作者亲手做的,她很想与她的闺蜜分享。结果一位闺蜜立刻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完美的十层蛋糕,这个闺蜜还附文“烤蛋糕,我上周也尝试做了一次”。作者看到后,立马觉得自己把蛋糕发到群里是自作多情,本就不该发。
对于这种感受的改变,在某一瞬间自己感到满意,下一秒又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这种对自我的追求并不是在技术出现之后才有的。但技术却大大加深了这种感觉的形成和威力,技术的革新让攀比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人们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根本不认识的人攀比较劲,转瞬之间就可以毁掉刚刚得到的幸福。这种不健康的攀比不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提升的自我,作者称为不健康的自我提升。在这里作者指出的盲点是,人们在攀比或者根据他人信息而盲目地自我提升,实际上是我们过于关注自我的不健康状态。
物理学家、哲学家史蒂芬·克莱因曾描述了这样一套神经机制,这套神经机制会让我们如程序设定般,总是想要更多,即使“更多”并不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好处,我们依旧会遵循这种机制去获取更多。一些商品制造者利用这种机制来操纵人们的消费,比如有种新的促销模式现在很流行,传统的买一赠一是买这个物品再送一个同样的物品,相当于用半价的方式增加销售数量。而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是,你买两个物品不能是两个一样的物品,其中价格较低的那个可以免单。那怎么做才能省到极致,那就是尽可能地买昂贵且价格相近的物品。这让人们沉浸在利益最大化上,而忽略了一开始究竟想要什么,那种最初的幸福体验被是否能够利益最大化而取代了。技术的更新如何刺激这一机制,我们发现在线下这种复杂的模式会影响你的行动,很容易被效率所代替。而当我们在手机上或者在互联网中操作时,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计算,去来回琢磨这套策略,越是想越是沉浸在其中,也越是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现实生活中的商场、购物中心,更倾向于用直接的折扣和满减来给予销售刺激,因为过于复杂的运算容易让处在现实环境下的人们有着更多分散精力的机会。而网络购物现在更像是一种沉浸在脑力中的游戏,很多网络购物平台在大促时推出的各种优惠算法和凑单逻辑,就是在利用技术让人们屏蔽现实世界而沉浸在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逻辑上,用最大化的幸福来代替得到的幸福。
作者提到的在社交中遇到的攀比情绪和为了追求最好的自己而走向的不健康的自我提升,也与这个机制关联很深。如果我们把幸福当做目标而直接追求,这是一种“错误的幸福策略”,而是应该把幸福当做我们做这件事的附加品,是额外的收获。研究表明,在生活方式中“追求最大化”“追求最优选择”的人,越是想获得幸福,就越是不满意。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强化了妨碍幸福感的行为方式,使我们在做决定时增加了更多的不安全信息、遗憾以及不满足感。当别人的幸福被自然而然地以歪曲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这种消极的负面循环又会进一步加剧。每个人展现出的形象和生活方式都比其真实情况更幸福、更出色,你只会认为只要比他们更好才是真的幸福。这会让人们都陷入社交的修罗场中,使每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定位产生扭曲。
《数字抑郁时代》这本书里,并非有什么危言耸听的惊人言论,而是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数字生活中,点出那些我们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出什么的细节点。当我们通过科技看似充足体验这个世界时,也应该意识到这种依赖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本质。
这本书的作者重点写到,他的分析和研究并非仇视技术,也绝不想废除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更不想从任何人手中夺走技术设备。而是希望人们能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自相矛盾的现象,能够意识到,对技术的使用超出了技术的初衷,我们是否能在这些技术中体验到幸福。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