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地铁被直播?别把私人生活当流量密码
最近,有网友发文吐槽,在广东深圳地铁岗厦北站,看到多位主播架着机器在地铁站内外直播,直播内容是上班族的早高峰画面,且都没有打码,从网友发布的直播截图可以看到,主播在地铁站内直播上下地铁的乘客,部分乘客低着头,也有部分乘客被拍到了正脸。
吃饭被直播,健身被直播,坐地铁上下班也被直播……直播兴起之后,各种户外、室内的公共场所,似乎都难逃镜头的追踪,私人的生活片段被网络围观,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边界被打破的担忧。
相较于餐馆、酒店、健身房等经营性场所,地铁站作为高度开放的公共场合,其公共性更为显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主播有权将镜头无差别地对准不特定人群进行直播,以此来赚取流量收益。
《民法典》第1019条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可见,用镜头对准来往路人,并公开上网传播,不管在哪种场合,都必须取得本人同意,否则就是对肖像权的明显侵犯。而在人流量大的地铁站,直播行为引发围观,还可能会影响到出行秩序。
现实中,很少有入镜的行人去制止,一是有的人可能没有发现镜头存在,二是大家忙着上下班赶路,哪怕发现了在直播,为了不耽误时间可能也不会去计较。这些主播绝不能将行人的无意识或默许态度,错误地解读为对其直播行为的许可。尊重他人隐私与肖像权,是应当恪守的基本底线。
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镜头虽已融入日常生活,但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的私人生活片段成为网络上被围观讨论的话题。从相关直播间的截图来看,部分网友对镜头捕捉到的乘客评头论足,诸如“全部都是满脸的怨气”“这些都是混日子的”等刻薄言论频现,这不仅是对隐私权、肖像权的侵犯,也是对个人尊严的一种冒犯。
面对直播镜头下不断被侵犯的隐私边界,显然不能仅是呼吁主播们加强自律。地铁站的工作人员理应加强日常的巡查,对擅自直播路人的人员进行驱赶,切实维护地铁站内的公共秩序与乘客的个人权益。
更重要的是,直播平台要有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对类似的直播行为要加强审核把关。一旦发现直播未经报备,且直播内容有隐私权、肖像权的侵权风险,要果断采取限流、关闭直播间,甚至封号处理等措施,决不能给流量、给画面,纵容主播违规获利。
此外,直播平台还应加强对主播的法律法规教育,明确告知其直播行为的法律边界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提升主播的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引导其自觉尊重他人隐私。
不管怎么说,行走在公共场所的每一位路人,都有完整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形象是否出现在他人的直播画面中,有权拒绝成为他人的直播素材。尊重这份权利,尊重隐私边界,网络直播才能够健康良性发展。(熊志)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